首页 > 企业文化

关于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思考(精选多篇)

时间:2024-02-15 23:18:25
关于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思考(精选多篇)(全文共18680字)

青年群体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青年群体所形成的能代表青年发展方向和时代潮流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企业中的青年群体文化是企业文化融入青年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特点,从而形成的代表着企业开拓创新和发展方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青年是企业中最积极的力量,是企业的“活化因子”。企业经营的不断改善,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目标可确定为:营造青年群体文化氛围,培育青年群体创业精神,培养“四有”青工队伍,激发青工建功立业热情。一、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应着力于四个方面1、环境文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置身于其中的人们会产生强烈的熏陶和影响。一个人长时间处在一种环境中,渐渐就和环境融为一体,行为举止皆会因环境而改变。一个民族也一样,如果长期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其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语言文化都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被同化,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企业在青年群体中要大力营造浓郁的青年文化氛围,尤其作为青年先进集体典型的“青年文明号”更应该如此,清新、幽雅、整洁、美观、文明的环境才能真正体现“青年文明号”的群众性、青年性和先进性。在环境中可以布置一些激发上进的名言警句,健康向上的字画,另外,结合实际设计制作“青年园地”、“青年风采展示栏”等,及时把青年的各种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以此来激发全体青年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文明从业,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2、制度文化。企业的有效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奖罚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青年最具活力,也最易放任自流、产生自由主义,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在企业中,要使青年健康成长、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促使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有序、各项工作活动正常开展,就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并充分考虑青年特点和青年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迎合青年的实际需求,尊重青年的劳动成果,认可青年的价值所在,真正把青年当作企业的主人,为他们提供发展意见的空间,积极采纳他们所提出的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规章制度要易于被青年所接受、所认同,进而成为绝大多数青年的自觉行动。通过规章制度使青年真正感受到自己与企业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使“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渗透到青年的心理,进一步激励他们不但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严格标准化作业,而且积极主动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3、行为文化。怎样使企业对青年的管理、约束、说教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这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探索并认真研究、实践的课题,也是企业实现成功管理的外在体现。企业对青年群体的行为,一方面要进行规范,通过要求、示范、说教,并形成制度规定,让他们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另一方面要通过引导使青年言谈举止文雅、文明,并把一些代表企业的特定行为约定俗成,形成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在企业中逐步形成青年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规范,从而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企业的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信誉,更具竞争实力。4、观念文化。一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种质的变化,是环境影响、管理约束、行为引导,加之长期有效的思想工作的结果,也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蹴而蹴、立竿见影,也不能单靠强制力或刚性约束来实现,要靠长期“外力”的作用及和风细雨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可达到目的。企业一定不能忽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正确的行为观念植根于青年思想深处,使青年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把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作为个人的第一选择。这样,企业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后劲。环境---制度---行为---观念,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从四个层次看,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我们要以良好的环境熏陶青年,要以严格的制度约束青年,要以规范的行为引导青年,最终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二、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应处理好三种关系1、组织、典型、群众的关系。在培育青年群体文化过程中,青年群众是基础,是主体、是根本;党政工团组织是“联动机构”,是青年群体文化组织、策划、实施的主导力量;典型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具有先锋、示范、引导的作用。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业,三者并重,互相联动。2、环境建设、制度约束、行为引导的关系。在培育青年群体文化过程中,环境建设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有利于培养良好品行;制度约束就是用规章制度去约束、管理对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融之于情感、民主,理顺工作关系,理顺思想情绪;行为引导是以典型引路,以德、以情、以人格的力量,教育、示范、说服、关爱青年。环境建设、制度约束、行为引导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在实现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3、继承、借鉴、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前人的优秀成果;借鉴就是站在他人的肩上,借鉴最新文明成果;创新就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创新就是改革,就是开拓。在培育青年群体文化过程中,必须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前人的经验,同时要开拓视野,眼睛向外,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人的长处,借为己用,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力求创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名牌。继承、借鉴、创新都是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一样重视,一样认真对待。

第二篇:车间培育企业文化的思考

车间培育企业文化的思考

我看“企业文化”

电气车间共有73名职工,担负着为三套聚丙烯装置安全供电和设备维护的任务。2014年以来,为了提高供电和服务质量,稳定职工队伍,彻底改变车间面貌。我们在基础工作方面下大功夫,在改善职工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特别注重了电气车间“核心精神”的建设,这个核心精神就可以引申

为我们车间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

确立电气车间对事业部的责任感,培养职工个人对车间的责任感,是我们确立的核心思想。2014年初,我们走访了生产车间,获取了事业部领导和职工队车间的看法,职工队伍存在松、散、懒现象;车间内信息不畅,和部室及生产车间不能有效的沟通,甚至经常“较劲儿”和互设障碍;在处理生产故障时,与仪表、维修等单位扯皮严重;工作中,做不到互相尊重等问题。车间时常受到事业部领导和生产装置的批评。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车间,不能有效地发挥辅助生产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解决了全车间职工责任感问题。2014年车间之所以能获得一些成绩,根本的一点在于职工负责任,有使命感。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受到,最重要的是责任心问题,没有责任心就什么也谈不上。2014年,一套装置上部分照明线路有故障,三分之一的照明灯不亮。操作工打电话到现场电工班,现场班班长说:我们不管,照明灯归维修班管。操作工又打电话到维修班,维修班班长说:照明灯归现场班管。这个皮球在现场班和维修班之间踢了两个星期。我们以此 ……此处隐藏14911个字……执核心竞争力之牛耳。

实施企业文化再造战略。战略是企业前进方向指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企业文化战略可使企业文化有章可循,免入歧途。一般而言,企 业文化战略制定包括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评估——目标设定——战略制订——考核审计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环节、阶段。第一,深入分析了解当前的企业文化状况, 剖析有利与不利因素,并确保对企业使命和理想文化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确定企业文化战略计划。由于各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同,企业发展的阶段有所差别,企 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企业文化的战略模式也各有千秋,一般可以分为先导型、探索型、稳定型、追随型、多元型和惰性型等不同种类。应该遵循针对 性、灵活性、适当性、多元性的原则来制订企业文化战略策略。第三,明确企业文化战略重点。不同的企业和企业在不同的阶段的战略重点可能各不相同,抓准战略 重点,不仅有助于企业文化战略的重点突破,而且也会由此而找到企业走上振兴之路的密码。第四,制订支撑理想企业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和原则和实施细则。把战略 方案的长期目标分解为各种短期计划、行动方案和操作程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机构,通过相互协调、相互信任和合理授权,以保证企业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和财务支持;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灌输方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战略并使全体职 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战略的实质;树立鲜明的企业文化形象。通过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战略管理模式建立包括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在内的企业形象管理维护体系,便于员工公众对

企业形象、独特文化了解和认同,如“ibm 就是服务”、海尔“真诚到永远”、三星的“一切都要变”等均是这些知名企业独特而明显的文化特质表现。第五,进行绩效评价审计。即用取得的成果与预定的标 准进行比较,以检测偏差程度,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完成。

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团队精神。企业家担负着企业文化倡导、示范、整合、变革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领导的率先垂范和重要贡献对员工行为和理念 的形成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关键意义。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此,培养富于凝聚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是建设先进企业文 化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提升经理人的文化能力包括经理人的企业文化治理和再造主动意识、清晰的文化思路、敢于和善于运用文化能力和技巧、执着的价值追求、 高屋建瓴、不为外力所惑的文化战略等。好的龙头再加上好的队伍和团队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强烈的团队精神是日韩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其竞争 力强的基本元素。而个体突出、但团体协作不足则是中国企业的普遍毛病。随着现代生产组织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团结协作精神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日益重 要。文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自我完善法、自我提升法、兼并法等来进行培育,并适当地部署到各个方面,成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和维护的共识。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锐意创新的良好制度。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必须富有灵活变化性,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向个性化、高品位、复杂性、多变性 快速转变是信息时代市场需求变化的显著特点,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难免落伍,创新成为通过实现差异化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竞争力专家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循着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从低到高螺旋上升的。企业发展的路径也一样,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继续成 长就从对土地、资本的依赖到更多地转为对人力、知识的依赖,从对有形资源的依赖转向对无形资源的依赖,企业文化就是各种无形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世界上 大多数企业已经从投资推进型增长方式转向创新推进方式,这也就是平常我们讲的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德国、日本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其严密的创新 型制度文化。适时添柴加油、不断注入新元素是企业文化绿树长青,源泉不断的必要条件。全体员工的积极学习和不断学习是给企业带来长期累积知识效果并提升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g..hamel在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时就特别强调要以学识-知识和技术的拥有、协调和结合为前 提获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意义和作用。松下幸之助认为,“学习的精神是迈向繁荣的第一步。”彼得.德鲁克指出,“日本人取得成功的基础是他们具有利用外来 先进文化的独特能力,不管这种工具是社会体制还是物质技术,都被容纳到日本的价值体系中,并为实现其目标服务。”目前,韩国也很盛行研究东方古代文化,甚 至西方商界也很重视我国的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以开放的头脑虚心学习国内外企业和组织的成功经验,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先进文化养分并善于将其 用到本企业中去,才能打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所向披靡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信用体系。信用是文化的基础,社 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往往也被铨释为既能为增加稳定获得超额利润又能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增值享受的独有技术或能力,如果只是追 求超额利润而忽视客户和社会利益,则可能产生信用危机——企业健康文化的威胁。老商业部部长胡平认为,经济高峰之后是文化高峰,商人要有文化意识,大红大 富还要大德。日本提出“汉才和魂”,指中国文化与日本大和民族精神的结合。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企业家、日本第一任银行行长涩泽荣一在其《论语与算盘》一书 中就提出过做生意搞经济要一手抓论语,一手抓算盘,即致富有道,发财与道德并重。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主张用东方文化治国,提出社会第一,个人第二。

提 高跨文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文化如无形之网,将地球上的人们“一网打尽”,全球化使企业文化日益具有多元化特色与国际化特色。正如18世纪的 英国作家萨米尔.强生所说,“当我站在另一个国家的国土时,我更理解我的国家了。”通过其他国家的文化透镜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文化。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 趋势要求跨企业文化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跨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延伸,其管理能力的相应提高将为企业拓展市场边际提供利器。伴着凯歌行进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节律, 中国公司走出去的脚步也清晰可闻,而国际化企业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管理。只有认真提升跨文化管理素质,使企业文 化与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协调并实现有效融合中的创新和升华,才能实现企业文化从国内竞争倍增器到国际竞争倍增器的转变。因此,与企业经营多元化、国际化 相适应,适时推进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建设,是使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跨越到跨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借以达到核心竞争

力提升 的重要方面。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作者:林跃勤

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欢迎阅读其他范文:

培育企业文化力

深入蓝领群体感受企业文化

培育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

w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与研究

如何创建和培育企业文化

《关于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思考(精选多篇)(全文共1868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